第(2/3)页 却说萧淮安回来后,皇帝与他交换了一个眼神,知道后方无碍,便一点头,德全老太监则一甩拂尘,锐利的嗓子高声喊道。 “再启程!” 因为半路上有事耽搁了,原本未时就应该能够抵达京城,现在却足足拖到了未时三刻。 未免车队经过,伤到路上的行人,等走到皇宫门口这一段时间,便已经到了戌时。 倭国使臣住在宫外典客居,就算因为刺客的缘故,两边的关系紧张了不少,起码的礼数还是应该要顾及一些。 皇帝亲自下了马车,佑之助也赶忙跑了过来,准备聆听看分别之前,皇帝还有什么话说。 “今日时候也不早了,各位使臣想必也累了,朕就不多留你们说话,那便在此处分开吧,一会儿淮安自然会送你们平安回去。” 皇帝一双手背在身后面上,瞧着漫不经心,但他每多说一句话,就让佑之助身上的鸡皮疙瘩多起一层。 萧淮安也点着头听皇上此时的安排,不曾想无意间一个侧眼,却发现了有一名御史台小吏打扮的人,捧着一本本子匆忙地往后面的百官群中去。 御史台与监察御史算是相辅相成,但因为萧淮安继任了监察御史中丞之后,御史台便相当于监察御史的附属。 萧淮安负责监察百官,御史台作为分支,则主要负责各种奇案和曾经冤假错案,一些案子只要是在追溯时间内有迹可循,但凡被翻查出来的,没有一件未曾订正,还人清白过。 今日原是个大喜日子,皇帝有这等兴致,出城看军事演练,结果回来城中御史台就出了事,那岂不是也有自己的一半职责。 “大泽皇帝陛下仁厚,外臣等深感皇帝陛下的恩德,便在此谢过陛下的好意。”佑之助咬着牙关,好容易挤出个笑脸,将这面上功夫做得周到,以免叫人看出自己心虚慌张。 皇帝却不是很在意他这服低做小的姿态,潇洒的一摆手,“佑大人不必客气,这本就是两国建交该做到的礼数,也正好能够提醒一下佑大人做个榜样,也不枉费你我两个这么多年的交往。” 对于佑之助,话还是得说的明白一些,若不然,还真就叫他意味大泽好糊弄。佑之助带了自己的人过来表演,收黑心票价,贩卖假货赝品圈钱也就罢了,但在这关系到一国之君颜面上的事情,皇帝可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。 果然一听到这话,佑之助的心更慌了,就差当场跪下来指着天对着地的发誓自己不敢造次。 不过也幸好皇帝就是敲打一句罢了,并没有做什么实质性的事,叫他不由得松了口气。皇帝挺直了背,才打算与他好聚好散,结果还没来得及开口叫人散了,却见御史台大夫石正直捧着一本册子,领着御史台的一名小吏缓缓走来。 “陛下且慢,微臣有本启奏。” 第(2/3)页